Dan Shechtman(資料圖)
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5日晚間消息,以色列科學家丹尼爾·舍特曼(Daniel Shechtman)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,其貢獻在于發(fā)現(xiàn)了準晶體(quasicrystals)。
瑞典皇家科學院(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)今日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稱,今年70歲的舍特曼將獲得1000萬美元的瑞典克朗(約合140萬美元)的獎金。
瑞典皇家科學院稱,舍特曼是第一個描繪出晶體形態(tài)(有規(guī)則但絕不重復)的科學家。當前,科學家們正嘗試將準晶體用于煎鍋和柴油機等產(chǎn)品中 。
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拉斯·希蘭德(Lars Thelander)稱:“舍特曼的新發(fā)現(xiàn)揭示了原子和分子的新的封裝原則(principle for packing)!
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是美國科學家理查德·赫克(Richard F. Heck)、日本科學家根岸英一(Ei-ichi Negishi)和鈴木彰(Akira Suzuki)。這三位科學家開發(fā)的鈀催化交叉偶聯(lián)這一化學工具,極大地促進了制造復雜化學物質(zhì)的可能性,比如碳基分子,其復雜性可媲美天然分子。
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·諾貝爾(Alfred Nobel)的部分遺產(chǎn)作為基金創(chuàng)立的,設(shè)有物理、化學、生理或醫(yī)學、文學及和平5個獎項。
第一屆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荷蘭科學家雅各布-亨利克-范特霍夫(Jacobus H. van't Hoff),主要是因為其在化學動力學和化學熱力學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。
化學獎是今年第三個宣布的諾貝爾獎,之前加拿大、美國和盧森堡的三名科學家因免疫系統(tǒng)的研究貢獻獲諾貝爾醫(yī)學獎,而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(fā)給在超新星研究上做出杰出貢獻的美國科學家帕爾馬特(Saul Perlmutter)、美國/澳大利亞科學家施密特((Brian P. Schmidt,雙重國籍)和美國科學家黎斯(Adam G. Riess)。(李明)